首页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留言本   加入收藏

 

|解剖图谱|CT|MRI|PACS|后处理技术| 游记及摄影|智能手机|HTML新版|Movix2


 


骨骼系统摄影技术


连线、定位点、标准平面

(头部)

连线、定位点、标准平面
头颅后前位 头颅前后位 头颅侧位 Towne位 颅底位 蝶鞍侧位
蝶鞍后前位 Rhese位 面骨后前位 面骨前后位 颧弓顶颌斜位 眼眶后前位
鼻骨轴位 鼻骨侧位 下颌骨俯卧侧位 下颔体部后前位 颞颌关节后前位 颞颌关节侧位
乳突Law's位 Runstrǒm's位 Mayer's位 Stenvers's位 颞骨茎突前后位 颞骨茎突侧位
Waters位 Caldwell位 副鼻窦侧位 蝶窦顶颌位

头颅后前位(图20-36)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肘弯曲,两手放于身体两侧或头旁。踝部下方垫以沙袋,将足稍抬高,可使患者较舒适。头颅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并垂直于台面,前额和鼻紧靠台面,使听毗线与台面垂直。暗盒上缘超出头颅,下线包括下颌骨,或将鼻根放在暗盒中心。
中心线  ①对准枕外隆凸下方3cm处,与暗盒垂直(图17-36A、B)。②向足侧倾斜15o~20o角,通过鼻根射入暗盒(图20-36C)。
用途 常规位置。如观察前额和眼眶病变,应以中心线向足侧倾斜摄影。

头颅前后位(图20-37)                                                       
   TOP

摄影体位 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两臂放于身旁,头颅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并与之垂直。下颌稍内收,使听毗线与台面垂直,左右两侧外耳孔与台面距离相等。暗盒上缘超出头顶,下线包括下颌骨。
中心线 对准眉间,与暗盒垂直。
用途 常规位置。适用于患者意识不清而不宜于俯卧位摄影者,或同时需要检查内耳等部位者。

头颅侧位(图20-38)                                                           
TOP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侧转,被检测紧靠台面。对侧前胸用沙袋垫高,肘部弯曲,用前臂支撑身体,头颅矢状面与台面平行,瞳间线与台面垂直,头颅摆成完全侧位。暗盒上级超出头顶,下级包括下颌骨,或将枕外隆凸与眉间的连线中点放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 对准外耳孔前上方各2.5cm处,与暗盒垂直。
用途 常规位置。

枕骨和颞骨岩部前后位(Towne位)(图20-39)

摄影体位 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两臂放于身旁。头颅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并与之垂直,下颌内收,使听毗线与台面垂直。为使患者较为舒适.可用一棉垫垫于枕骨处。暗盒上缘与头顶相齐,下级低于下颌骨,或将枕外隆凸对暗盒中心上方约5cm处。
中心线 向足侧倾斜30o角,对准眉间上方约11cm处,从枕外隆凸下方射出。
用途 对检查枕骨和额骨岩部等部位的病变很有价值。

颅底颌下顶位(颅底位)(图20-40)                                            
TOP

摄影体位 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颅正中面对台面中线。背部用沙袋垫高,髋关节和膝关节弯曲,使腹部肌肉松弛。头尽量后仰,使头顶与台面接触,听呲线尽量与胶片平行。前额用棉垫和沙袋顶住,使头颅保持后仰姿势。暗盒上缘超出前额部,下线超出枕外隆凸。
中心线 对准两侧下颌角联线中点,与听毗线垂直或向面侧倾斜5o角,射人暗盒中心。
用途 常规位置。

蝶鞍侧位(图20-41)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转成侧位,前胸上部可用沙袋支撑,使其稍抬高。头颅矢状面与暗盒平行,瞳间线与暗盒垂直。抬高侧的肘部弯曲,手握拳支垫下颌部,使头颅保持侧位不动.外耳孔前上方各2.5cm处置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 对准外耳孔前上方各2.5cm处,与暗盒垂直。
用途 常规位置。

蝶鞍后前位(图20-42)                                                        
TOP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肘关节屈曲,双手放于胸前、踝部下方垫以沙袋。将足稍抬高,使患者较为舒适。头颅正中面对台面或暗盒中线,并与之垂直.前额和鼻紧靠暗盒,使听毗线与暗盒垂直,将眉间上方4cm处置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 向头顶侧倾斜25o角,对准枕外隆凸下方,经鼻根上方约4cm处,射人暗盒中。
用途 适用于检查鞍背及前床突的病变。

视神经孔后前位(Rhese位)(图20-43)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肘关节屈曲,两手放于胸旁。踝关节下方垫以沙袋,将足稍抬高,可使患者较为舒适。头转向对侧,将被检侧眼眶放于暗盒中心。颧骨、鼻尖和下颌三点紧靠暗盒,使头颅矢状面与暗盒成53o角,听鼻线与暗盒垂直。
中心线 对准被检侧眼眶中心,与暗盒垂直。
用途 常规位置。

面骨后前45o角位(图20-44)                                                  
TOP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肘关节屈曲,两手放于胸前或胸旁。踝关节下方垫以沙袋将足稍抬高,可使患者较为舒适。头颅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并与之垂直,前额抬起,鼻部和额部紧靠台面,使听呲线与台面成45o角。鼻尖放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 对准鼻尖,与暗盒垂直。
用途 常规位置。

面骨前后位(图20-45)                                                         
TOP

摄影体位 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两臂放于身旁。头部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并与之垂直。下颌向内收,使听眶线与台面垂直,面骨与台面平行。将枕外隆凸上方5cm处放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 向头侧倾斜25o~30o角,对准门齿咬合面射入暗盒中心。
用途 常规位置。适用于面部有严重损伤而不能俯卧的病例。

颧弓顶颌斜位(图20-46)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臂放于身旁,踝部下方垫以沙袋,将足稍抬高,可使患者较为舒适。头部尽量后仰,额部前伸,下颌放于暗盒中心上方5cm处。头向对侧转15o并使头颅矢状面与台面成75o角。
中心线 向足侧倾斜,使中心线与听眶线垂直,对准颧弓中点或眼角后外方约4cm处.射人暗盒中心。
用途 对颧弓有凹陷骨折的病例很有价值。

眼眶后前位(图20-47)                                                         
TOP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肘关节屈曲,两手放于胸前。在踝关节下方垫以沙袋,将足稍抬高,可使用者较为舒适。头部正中面对暗盒中线,并与之垂直。前额和鼻尖紧靠暗盘,听呲线与暗会垂直。将鼻根放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 向足侧倾斜20o角,对准头顶,通过鼻根射人暗合。
用途 常规位置。

鼻骨轴位(图20-48)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或坐于摄影台的一端,下颌放于暗盒上,两手放于头旁,暗盒靠患者一例用沙袋稍垫高,使眉间-齿槽连线与暗盒垂直。颏部前缘放于暗盒中心,头后仰,使下颌尽量前伸。
用途 常规位置.

鼻骨侧位(图20-49)                                                             
TOP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踝关节下方垫以沙袋,将足稍抬高,可使患者较为舒适。头转成侧位,对侧胸部稍抬起,肘部弯曲,用手支撑下颌或放于面前,头颅矢状面与暗盒平行,瞳间线与暗盒垂直,将鼻根下方2cm处放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 对准鼻根下方2cm处,与暗盒垂直。
用途 常规位置。

下颌骨俯卧侧位(图20-50)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对侧前胸用沙袋抬高。肘部弯曲,手和前臂放于胸前支撑胸部。被检侧手臂放于身旁,头颅成侧位,被检侧下颌紧靠暗盒、放平并与暗盒平行。为避免下颌骨支部与颈椎重叠,投尽量后仰,暗盒前缘包括颏,下缘和下颌骨相齐。
中心线 向头侧倾斜30o角,对准对侧下颌角下方约5cm处,射入暗盒中心。如患者颈部较短,为避免颈椎与下颌骨重叠,中心线可再向面侧倾斜5o~10o角。
用途 常规位置。

下颔骨体部后前位(图20-51)                                                  
TOP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肘屈曲,两手放于胸前。踝关节下方垫以沙袋,将足稍抬高,可使患者较舒适。头颅正中面对暗盒中线.并与之垂直。鼻尖和颏紧靠暗盒,上唇与下颌联合下缘线中点对暗盒中心。
中心线 对准暗盒中心,并与之垂直。
用途 常规位置。

下颌骨体部、支部和颞颌关节后前位(图20-52)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肘屈曲,两手放于胸前,踝关节下方垫以沙袋,足稍抬高,可使患者较为舒适。头颅正中面对暗盒或台面中线,并与之垂直。前额和鼻尖紧靠暗盒,嘴唇放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 经过嘴唇,与暗盒垂直。
用途 用作检查下颌骨支部骨折病例的骨块移位情况。

颞颌关节侧位(图20-53)                                                       
TOP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颅转成侧位,被检侧紧靠暗盒。对侧前胸稍抬高,并用沙袋支撑。外耳孔放在暗盒中心后方和上方2.5cm处。使头部矢状面与暗盒平行,瞳间线与暗盒垂直。对侧手握拳,支垫下颌部,或用棉垫垫平,使头颅平稳不动。
中心线 向足侧倾斜25o~30o角,对准对侧颞颌关节上方5cm处,通过被检侧颞颌关节,射人暗盒中心。
用途 常规位置。此位置需投照双侧颞颌关节以对照观察,如欲观察颞颌关节运动功能,需分别摄张口位和闭口位。

颞骨乳突侧位——劳氏(Law)位(图20-54)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将被检侧耳廓向前折叠。头摆成侧位,头稍抬高,用沙袋支撑。外耳孔放于暗盒前方2cm处,使头颅矢状面与暗盒平行,瞳间线与暗盒垂直。对侧手握拳支撑下颌部,或用棉垫垫平,保持头部摆平不动。
中心线 向足侧和面侧各倾斜15o角,对准对侧外耳孔的上方和后方各5cm处,穿过下方乳突,射人暗盒中心。
用途 常规位置,应摄取左右两侧以资比较。

颞骨乳突伦氏(Runstrǒm)位(图20-55)                                        
TOP

摄影体位 患者坐于摄影台的一侧或俯卧于摄影台上,暗盒放于向足侧倾斜35”角的角度盘上。被检测紧靠暗盒,将头部矢状面与暗盒平行,患者的耳廓向前折叠,外耳孔放于胶片中心的前上方处,遮线器靠近头颅。
中心线 对准暗盒中心,经健侧外耳孔上方,射人暗盒中心。
用途 常规位置,应摄取两侧以资比较。

颞骨岩部轴位——梅氏(Mayer)位(图20-56)

摄影体位①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两臂垂于身旁,被检侧耳廓向前折叠。将外耳孔放于暗盒1/3交界处的中心,面部转向被检测,使头颅矢状面与暗盒成45o角,下颌下倾,使听毗线与暗盒垂直。②患者位置如上,但使暗盒用沙袋或角度盒垫高23o角.
中心线 向足侧倾斜45o,对准对侧眼眶外缘上方10cm的额部,射入暗盒;向足侧倾斜10o角,对准对侧眶外缘上方10cm的额部,射人暗盒。
用途 常规位置。对检查岩部的骨质病变,如胆脂瘤等,很有价值。

颞骨岩部后前斜位——斯氏(Stenvers)位(图20-57)                            TOP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肘关节屈曲,两手放于头旁,面转向对侧,外耳孔前2cm处放于暗盒中心。将额部、鼻尖、颧骨三点紧靠暗盒,使头颅矢状面与暗盒成45o角,对盒听眶线与暗盒垂直。
中心线 向头侧倾斜12o角,对准被检侧的枕外隆凸与外耳孔联线的中内1/3交点,射人暗盒中心。
用途 常规位置。对诊断内耳病变和听神经瘤很有价值。

颞骨茎突前后位(图20-58)

摄影体位 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两臂放于身旁,暗盒放于一个向足侧倾斜13o角的角度盒上,或将陪盒上缘用沙袋垫高13o角,头颅正中面对暗盒中线,并与陪盒垂直。两侧外耳孔联线中点放于暗盒中心,头稍向后仰,使听鼻线与暗盒垂直。曝光时嘱患者尽量张口,轻发“啊…··”音,或在口内放一适当大小的软木塞或泡沫塑料块。这样可帮助张大口,并能保持不动,以避免下颌骨喙突与茎突重叠。
中心线 对准鼻尖,射入暗盒中心。
用途 常规位置。

颞骨茎突侧位(张口)(图20-59)                                              TOP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面部紧靠暗盒,对侧前胸稍抬高,用手支撑。外耳孔放于暗盒中心,头颅矢状面与暗盒垂直。头稍向后仰,使听鼻线与暗盒下缘平行,曝光时因患者尽量张口,可使下颌骨的喙突向下,不与茎突重叠。张口时可同患者轻呼“啊……”声,或在口内放一适当大小的软木塞或泡沫塑料块,这样可帮助张大口,并可保持不动。
中心线 向头侧和面侧各倾斜10o角,对准对侧外耳孔后、下方各3cm处,射人暗盒
中。
用途 常规位置。

副鼻窦华氏(Waters)位(图20-60)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双手放于头侧,踝关节下方垫一沙袋,可使患者较为舒适。头颅正中面对暗盒中线,并与之垂直。额部紧靠暗盒下缘,头稍向后仰,听毗线与暗盒成37o角。鼻子离开暗盒0.5~1.5cm,使颞骨岩部投射于上颌窦的下方。暗盒上缘包括前额,下缘包括颏部,或将鼻尖与上唇间的中点放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 经鼻中棘与暗盒垂直。
用途 常规位置。

副鼻窦柯氏(Caldwell)位(图20-61)                                          TOP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肘屈曲,双手放于头侧,踝关节下方放一沙袋将足稍垫高,可使患者较为舒适。头颅正中面对暗盒中线,并与之垂直。前额和鼻尖紧靠暗盒,使听毗线与暗盘垂直,将鼻根放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 向足侧倾斜23o角,对准枕外隆凸上方3Cm处,经鼻根射至暗盒中心。
用途 适用于检查额窦和前组筛窦的病变,眼眶周围病变。

副鼻窦侧位(图20-62)

摄影体位 同头颅侧位。将外毗放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 对准外毗,与暗盒垂直。
用途 常规位置。

蝶窦顶颌位(张口)(图20-63)

摄影体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肘关节屈曲,两手放于头侧。踝关节下方垫以沙袋,将足稍抬高,可使患者较舒适。头颅正中面对暗盘中线,并与之垂直.头稍后仰,额部紧靠暗盒,然后嘱患者将口尽量张开,鼻尖稍离暗盒,听毗线与台面成35o角,两侧口角连线中点放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 向足侧倾斜24o角。对准枕外隆凸上方约3cm处,穿过蝶鞍,经口腔射人暗盒中心。
用途 适用于检查蝶窦病变。

                                                   返回页首 
Copyright (C) 2004 http://xrayonline.yeah.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IE5.0或以上版本  1024*800显示  
信箱: yxgp@yahoo.cn             QQ:373848889

首页 | 留言本 | 关于我们 | 联系 | 合作机会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C); 2002-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35600939工作QQ,谢绝闲聊 E-mail:mrol@163.com

鲁ICP备16034954号